时代楼盘第七届金盘奖年度最佳酒店第二名
蓝星杯·第七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 银奖
2015年度国际空间设计大奖艾特奖 最佳公共建筑设计提名奖(全国总赛区)
2015年度国际空间设计大奖艾特奖 最佳公共建筑设计奖(上海赛区)
第五届全国民营工程设计企业优秀工程设计-室内设计类“华彩奖”铜奖
2016READ星设计&地产设计奖 文旅地产 银奖
与自然共成长的建筑
建筑,是一种地缘思考的呈现。隐秀山居酒店形成的过程,即伴随着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对岭南地域文化的在地思考。设计中遵循以下策略:
1)充分尊重地域的社会、文化、生活方式等人文环境以及在其影响下所产生的价值体系。
2)分析地域建筑充分利用和有机融合自然环境的机制及方法,从自然条件、地形地貌、气候特征等方面找寻适宜环境空间组织的有效途径。
3)以地域建筑就地取材和由此而产生的建构方式为基础,运用当代科学技术手段予以改善和提升,实现建筑的当代表达。
酒店位于深圳龙岗区正中高尔夫球场,场地拥有2200亩的湖光山色。起伏延绵的山丘环绕湖面,地上植被丰富。设计充分利用地形,遵循原本的山形水势,对可保留的树木均保护利用,将建筑以环境第一的姿态植入到自然中,使其与自然交融,保留原有自然环境的状态。设计通过内外空间的联系和过渡,在首层设置多处大面积的平台与室外绿化相连接,退层的平台设置屋顶绿化,弱化了人工的痕迹,让建筑好似从自然泥土中生长出来。
空间的策略
基地内建筑一边面向球场、庭园、自然景观,另一边面向城市,通过种植造景使热闹逐渐向宁静过渡; 泳池、山水及文化“老宅”的植入,构成游览的庭园。酒店各功能区以大堂为中心,联系成一体,西侧为会议中心、东侧为宴会厅及各式餐饮空间; 设计积极利用地下空间,通过天井导入自然的通风采光,同时利用台地开敞面布置主要功能空间,赢得良好的自然景观视野。
建筑中“纵、横”空间变换、交错,向自然面伸展,受到地界限制后,通过两个自然转折,将纵向空间串联在横轴上,同时缩短了300m长的单调冗长的横向动线轴。在横轴交通空间上移动和延伸过程中,纵向轴不同内容的公共空间有节奏呈现的同时,把自然直接引入廊道,并向外部自然全部开敞,借鉴传统东方园林的廊道表达意象,自然在忽隐忽现中变得有趣、悠然。
建筑、室内、环境三位一体的设计,使建筑空间的“洗炼”、最简化成为可能。如客房通过大空间转化角度成为4.5m 开间的空间,利用墙柱合一的构造体,让空间更完整,由于转角带来的唯一三角形空间,也正好是各设备管井的最佳选择。室内空间沿用自然第一的创作原则,大量采用朴实、自然的肌理涂料,通过不同工艺产生更多肌理,通过灯光或自然光营造出不同质感的空间氛围。客房中, 不规则的阳台上放置浴缸、休闲椅,顶上吊扇轻转,泥土色的墙,原木地面让人放松,在惬意中感受大自然。
转换层
酒店1~2层公共空间,如大堂、宴会厅、会议厅等均为大空间,而设置在其上的客房却是小开间;在处理好建筑布局与周边自然环境关系后,位于上部的客房远眺自然的最佳角度却发生了偏差,面对这些矛盾,设计通过设置高2.0m的转换层来化解。通过转换层,酒店建筑上部2~6层由大柱网、大空间转化为小柱网、小空间的客房;除了担负结构大空间向小空间柱网4.5m开间转换、将大柱化为墙柱、上部卫生间等设备技术在此转化外,同时利用大柱网的矩形对角线转为上部结构轴线,使客房柱网的轴线方向偏转角度、调整远眺视野达到最佳。从这点来看,转换层的设计超出了结构和设备的过渡意义。
“土、木”
中国人的自然观是让身心融在大自然中。建筑也不例外,它们源于自然,通过运用当代技术的提升,又恰如其分地回归到自然中,自然而然、浑然天成。在隐秀山居酒店设计中,入口雨篷高15m、跨度27m,采用“木”构桁架形式,具有传统工艺味道,又不失时代气息。“土、木”是中国人取自自然的财富,“木”结构的应用,体现了更多的低碳概念—自然界的杉木林在其生命期内有序采伐被使用,使其可持续循环发展;木材在生产、运输、建造到解体的全建筑生命期内均比其他建材更为低碳,就是在“木”构建筑的使用期内,还在持续吸附着CO2。 “木”构建筑的防腐、防火、防裂等不利因素,通过现代技术工艺措施可大大改善,特别是构造方式,通过钢结节点混合植入使其强度大大提高,实现了建造大跨度空间的飞跃。
酒店外墙的80%均采用了“涂料”,这个一向被视为“低廉”的材料。施工中通过粘稠度和厚度的调整,涂料上用金属梳整出近似天然的横向肌理,取得了手工艺的设计质感;色彩选用与大地泥土同色系的基调,给人好似建筑从自然中生长出来的感觉,暗合循环、相生、互换与长久的自然观,让“土、木”回归。这也与当代的低碳生态观念不谋而合,一脉相承。
启示
“大隐于秀”,建筑可看成是自然的有机构成,亦是自然的再生装置。对人而言,也可以把建筑看成是第二自然,它在自然中被唤醒,是自然风景的构成要素,属于自然。
事实上,建筑从建成启用之时起,其与自然环境的真正融合才刚刚开始。从内容、空间及活动在其中的人的融合完善和内涵的充实,到阳光、风雨、温度等环境的洗礼和雨露、树木、花草的滋润,经过长期自然环境的培育,建筑才能逐渐融合在属于它的自然中。